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Google+1 按鈕 載入速度加快〔個人實測心得-20110727〕 | Holling Hsu

Google+1 按鈕 載入速度加快〔個人實測心得-20110727〕 | Holling Hsu:

'via Blog this'

為您的網站,增加一個「Google 語言翻譯」功能吧! | Holling Hsu

為您的網站,增加一個「Google 語言翻譯」功能吧! | Holling Hsu:

'via Blog this'

Blog語法研究室

Blog語法研究室:

'via Blog this'

操作說明 [Google Blogger] 版面配置 - WOW ! 世新好用知識庫

操作說明 [Google Blogger] 版面配置 - WOW ! 世新好用知識庫:

'via Blog this'

Android & Eclipse 開發環境 - 第一次安裝筆記 @ 第二十四個夏天後 :: 痞客邦 PIXNET ::

Android & Eclipse 開發環境 - 第一次安裝筆記 @ 第二十四個夏天後 :: 痞客邦 PIXNET :::

'via Blog this'

Android模擬器,不用買手機也能玩遊戲 - IN學習 - 17INDA-硬底子達人網

Android模擬器,不用買手機也能玩遊戲 - IN學習 - 17INDA-硬底子達人網:

'via Blog this'

Google Web Toolkit — Google Developers

Google Web Toolkit — Google Developers:

'via Blog this'

SWT Cocoa Port

SWT Cocoa Port:

'via Blog this'

Cocoa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ocoa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via Blog this'

關於facebook和drupal之間的問題 | Drupal Taiwan 正體中文支援站

關於facebook和drupal之間的問題 | Drupal Taiwan 正體中文支援站:

'via Blog this'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What’s Ahead: A Sneak Peek - Kinect for Windows Blog - Site Home - MSDN Blogs

What’s Ahead: A Sneak Peek - Kinect for Windows Blog - Site Home - MSDN Blogs:

'via Blog this'

Kinect for Windows 1.5版 5月底於全球釋出


Kinect for Windows 1.5版 5月底於全球釋出
 2012/03/28稍早之前才在今年2月間釋出Kinect for Windows 1.0版本,目前微軟也準備在近期內公佈1.5版本,預計將在5月下旬之後於全球19個國家地區釋出。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報導
稍早之前才在今年2月間釋出Kinect for Windows 1.0版本,目前微軟也準備在近期內公佈1.5版本,預計將在5月下旬之後於全球19個國家地區釋出。

(攝影/楊又肇)
根據微軟Kinect for Windows官方部落格透露,接下來準備將於5月下旬釋出Kinect for Windows 1.5版本,首波將針對韓國、香港與台灣地區提供下載,6月之後則將在奧地利、比利時、巴西、丹麥、芬蘭、印度、荷蘭、挪威、葡萄牙、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南非、瑞典、瑞士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陸續開放。

在1.5版本中主要加入Kinect Studio開發功能,讓開發者可以針對其需求打造應用程式,另外也進一步提昇視訊體感識別細度,將能讓使用者即便是坐在椅子上也能正常識別其頭部或手部等動作。除此之外,1.5版本中也將追加包含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與日語的語音識別,同時也加入包含英國、愛爾蘭英語、澳洲與紐西蘭地區的英語腔調與特殊語句,另外也包含加拿大地區的法語腔調與特殊語句,以及墨西哥地區的西班牙語腔調與特殊語句。

※相關連結》

‧What’s Ahead: A Sneak Peek (微軟Kinect for Windows官方部落格)

數位資訊


全文網址: Kinect for Windows 1.5版 5月底於全球釋出 | 數位生活 | 3C產品 | udn數位資訊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80328#ixzz1qeBxuPfu
Power By udn.com 

RUN!PC|精選文章|開發技術|七大前景看好的程式設計語言

RUN!PC|精選文章|開發技術|七大前景看好的程式設計語言:

'via Blog this'

博客來書籍館>雲端網頁程式設計:Google App Engine應用實作

博客來書籍館>雲端網頁程式設計:Google App Engine應用實作:

'via Blog this'

學習 ASP.NET MVC:Microsoft ASP.NET 官方網站

學習 ASP.NET MVC:Microsoft ASP.NET 官方網站:

'via Blog this'

了解PB11.2+如何開發內建AJAX機制的Web應用 @ 報表達人 - M-Power Report :: 痞客邦 PIXNET ::

了解PB11.2+如何開發內建AJAX機制的Web應用 @ 報表達人 - M-Power Report :: 痞客邦 PIXNET :::

'via Blog this'

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器 (Dragon SIEM/ILM) - 光 聯 網 絡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器 (Dragon SIEM/ILM) - 光 聯 網 絡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via Blog this'

Spiceworks IT Desktop 3.1─能充分顯示網路節點訊息,協助管理 | 產品報導 | iThome online

Spiceworks IT Desktop 3.1─能充分顯示網路節點訊息,協助管理 | 產品報導 | iThome online:

'via Blog this'

布丁布丁吃什麼?: SPICEWORKS—IT管理工具簡易操作教學

布丁布丁吃什麼?: SPICEWORKS—IT管理工具簡易操作教學:

'via Blog this'

布丁布丁吃什麼?: OSSIM 初步使用之知識管理功能( Knowledge DB)感想

布丁布丁吃什麼?: OSSIM 初步使用之知識管理功能( Knowledge DB)感想:

'via Blog this'

以 NAGIOS 實作服務監控系統 - OpenFoundry

以 NAGIOS 實作服務監控系統 - OpenFoundry:

'via Blog this'

布丁布丁吃什麼?: 以VirtualBox安裝OSSIM

布丁布丁吃什麼?: 以VirtualBox安裝OSSIM

使用bacula備份


底下文章來源自
http://linux.chinaunix.net/docs/2006-08-03/2382.shtml
怕那天用的到而找不到相關資料,所以所將其拷備一分在我的網誌裏了,內容如下:
手頭有三台機器,為了安全,就打算做一個網路備份,讓這三台機器互相備份一些重要文檔。上網逛了一會,發現bacula(www.bacula.org)挺符合自己的要求。


bacula採用模組化設計,採用c/s構架,理論上可以把任意n台主機的資料備份到任意n台中,而你不需要在每台機器上都寫一個配置檔控制他們運作,所有主要的工作都在一台director上控制。登陸上director你就可以知道什麼備份正在運行,什麼備份成功了,什麼備份失敗了,所有的log也會集中到你指定的地方,讓管理工作更簡單一點。恢復的時候也很簡單,簡單運行幾個命令你就可以把指定的備份恢復。支持完全備份,差異備份,增量備份;支援把備份寫到硬碟檔中,也支援寫到磁帶中。支持平臺相當多,設置包括win平臺(備份win,還不支援備份到win)。當然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對併發備份支持未經徹底測試,作者宣稱最好不要嘗試,除非你自己經過測試。還有一點就是文檔中沒有一個quick start。。。。文檔太詳細了點,沒有點耐心讀不完。。。。
1,前期準備
bacula有三個模組組成。一個是Director,用於指揮整個系統運行,job schedule,通知另外兩個模組工作。一個是Storage Daemon,它是存儲端,負責把網路中傳來的資料備份到本機,恢復的時候負責把資料傳出去。最後一個是File Daemon,備份時把檔傳出,恢復時接受資料並恢復。其實上面的三個模組並不能讓bacula運行,另外一個模組是資料庫模組。這個模組可以通過SQLite(編譯進bacula),也可以使用MySql和PostgreSql,作者推薦的是mysql。還需要一些第三方庫才能編譯:GZIP和Readline。文檔中沒有說明,但其實還需要另外一個軟體才能保證正常運行:ntp。因為差異備份和增量備份都依賴於檔修改時間來決定是否備份。單機備份問題不大,網路備份就需要考慮各個主機的時間差異了。所以我推薦所有主機每天運行兩次ntpdate來調準時間。如果你在sjtu網路裏面,可以使用dns.sjtu.edu.cn來調校時間。
如果你使用的是磁帶機備份,還需要檢查一下你的磁帶機是否被支持。而且最好去閱讀文檔中的Understanding Pools, Volumes and Labels一節。否則配置的時候你會搞得暈乎乎的。
2,編譯
編譯過程很簡單,文檔也很詳細,就不具體介紹了。注意一點是被備份機器上可以使用--enable-client-only編譯。
3,資料庫建立
下面說說mysql的建立過程。首先在代碼根目錄中cd src/cats/
./grant_mysql_privileges
./create_mysql_database
./make_mysql_tables
如果mysql不是在本機上,可以增加-h參數指定。默認採用空密碼的root用戶,可以用-p參數使其採用密碼驗證。如果要採用其他用戶就只能修改腳本了,很簡單的。
默認建立的bacula用戶,而且是空密碼。推薦還是修改密碼。
bacula可以使用任意多的資料庫,也就是說你可以使用兩個資料庫,然後再讓這兩個數據庫互相備份。
4,運行File Daemon(fd)
配置前先說明一點需要注意的,配置中指定主機位址時,最好使用ip,我配置時使用主機名貌似不可以。。。而且要是對外的ip,用127.0.0.1不行fd運行在被備份主機上。配置相當簡單,指定哪個Director可以運行調度它,密碼是什麼,fd的名字,工作目錄,log往哪里發就可以了。修改修改標配就可以了。
5,運行Storage Daemon(sd)
sd運行在接受備份的機器上。配置也相當簡單,只是比fd多出了一個device用於指定使用什麼硬體備份資料。可以把多個資料備份到一個device,如果是磁帶機備份bacula在恢復的時候會告訴你要使用哪個磁帶。因為我使用的是檔備份的模式,所以就給每個備份配置一個device,把不同的備份放到不同目錄去,下面是一個簡單檔備份device配置
Device {
Name = dbdev
Media Type = File #這個隨便寫,但是在配置Director中的Storage時,必須寫一樣的
Archive Device = /var/bak/db #備份到哪個目錄,必須存在
LabelMedia = yes; # 自動label
Random Access = Yes;
AutomaticMount = yes; # when device opened, read it
RemovableMedia = no;
AlwaysOpen = no;
}
6,運行Director(dir)
這個配置最麻煩,因為所有配置都集中到這裏,包括備份工作調度,資料庫配置,fd和sd協作配置都在這裏。
Director專案的配置不說了,很簡單
Client專案告訴dir去哪里找被備份機器
Client {
Name = dbfd #必須跟fd配置的名字相同
Address = 202.120.x.x
FDPort = 9102
Catalog = 225catalog #使用哪個資料庫存儲資訊
Password = "6662f353d83dc85013690aefc00f" # 與fd配置相同即可
AutoPrune = yes # 自動清除過期的Jobs/Files
}
Storage專案告訴dir去哪里找接受備份的機器
Storage {
Name = dbsd #與sd配置相同
Address = 202.120.x.x
SDPort = 9103
Password = "6662f353d83dc85013690aefc00f"
Device = dbdev #必須在sd中存在
Media Type = File #必須與sd中相應device相同
}
Schedule項目告訴dir何時調度備份,比較獨立,可以在不同的job中重用
Schedule {
Name = dbscd
Run = Level=Full mon at 7:00 #在週一7點作一次全備份
Run = Level=Full fri at 7:00 #在週五7點作一次全備份
Run = Level=Differential sat at 7:00 #在週六7點作一次差異備份
Run = Level=Differential sun at 7:00 #在周日7點作一次差異備份
Run = Level=Differential tue-thu at 7:00 #在週二到週四7點作差異備份
}
當然可以schedule還可以配置很多東西,比如增量備份以及更靈活的時間調度。可以參考文檔。
FileSet專案告訴dir應該備份什麼檔,不應該備份什麼檔
FileSet {
Name = dbfs
Include = compression=GZIP { #備份運行fd機器上的/var/db目錄,用gzip
壓縮,
/var/db/
}
Exclude = { #不包括所有的.log文件
*.log
}
}
FileSet也可以靈活配置,甚至可以在job運行時才指定備份檔案
Catalog告訴dir去哪里找資料庫
Catalog {
Name = dbcatalog
dbname = bacula
user = bacula
password = xxxxxxxxx
DB Address = 202.120.x.x #不要用localhost
DB Port = 3306
}
Pool告訴dir使用哪個Pool備份資料,這個概念比較搞,到配置job的時候會清晰一點。
Pool{
Name = dbpool
Pool Type = Backup
Maximum Volume Jobs = 1 #每次備份使用一個檔
Recycle = yes #重複使用
AutoPrune = yes #自動清除
Volume Retention = 15 days #備份保留時間
Maximum Volumes = 30 #最多保存多少個檔
Recycle Current Volume = yes #使用最近過期的檔存儲新備份
#檔如何命名,下面的格式會產生如下的命名形式db-2004-03-19-id20
Label Format =
"db-${Year}-${Month:p/2/0/r}-${Day:p/2/0/r}-id${JobId}"
}
Message項目告訴dir如何保存log,以及保存格式
Messages {
Name = Standard
# mailcommand = "/usr/local/bacula/bin/smtp -h 202.120.x.x -f \"\(Bacula\)
%r\
" -s \"Bacula: %t %e of %c %l\" %r"
# operatorcommand = "/usr/local/bacula/bin/smtp -h 202.120.x.x -f
\"\(Bacula\)
%r\" -s \"Bacula: Intervention needed for %j\" %r"
# mail = root@202.120.x.x = all, !skipped
# operator = root@202.120.x.x = mount
# console = all, !skipped, !saved
#
# WARNING! the following will create a file that you must cycle from
# time to time as it will grow indefinitely. However, it will
# also keep all your messages if they scroll off the console.
#
append = "/var/log/bacula.log" = all, !skipped
append ="/var/log/bacula.err.log" = error, warning, fatal
}
我保留了兩份log,一份包括所有資訊,一份只包括錯誤資訊
可以看到,bacula支援把log發到郵箱中~~被我注釋掉了。
Job是上面所有配置的一個組合,給用戶最大的靈活性配置
Job {
Name = dbjob
Type = Backup #還有restore之類的類型,也有一些其他選項,可以實現一些很有意思的功能
Level = Full #默認備份程度,schedule中的配置會覆蓋這裏的選擇
Client = dbfd
FileSet = dbfs
Messages = Standard
Pool = dbpool
Storage = dbsd
Schedule = dbscd #如果沒有指定schedule,默認不運行,可以通過console
調度
}
還有一個counter的配置。。不配置他也能運行,不說了
7,console運行
console是你動態管理bacula的視窗,配置很簡單。運行console可以實現很多很有價值的管理活動。具體可以參考文檔說明。
8,讓整個系統運行。
沒什麼好說的,只要配置正確,就沒有什麼挫折。不能正常運行就去看看log,bacula的log非常詳細。
9,性能和穩定性。
性能不錯,瓶頸明顯在帶寬,cpu佔用不高(不使用gizp)。穩定性尚不清楚,據作者說非常好。穩定運行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10,有趣的工作。
用bacula你可以實現一個額外的功能,類似tripwire檔系統檢查機制。具體看文檔。
我說了很多具體看文檔~~~~bacula的文檔確實很不錯,很翔實,如果你需要借重他來備份,多看看不會錯。
11,the end

詳全文_淺嚐rsync

淺嚐rsync
 
邱健雄
前言
備份規劃是資訊系統建置中佔有相當大比重的一環,往往也是資訊人員最不敢掉以輕心的重要項目!相信從事資訊人員的朋友都知道,備份是令人又愛又恨的工作內容。愛的是只要規劃得宜,就可以高枕無憂,輕輕鬆鬆完成備份;恨的是規劃不當,三天兩頭就給你出狀況,令人頭痛萬分啊!本文所介紹的rsync,是非常好用的備份工具,其簡便的操作加上強大的功能,廣受喜愛與被採用。最重要的是它是免費的開放源碼工具!相信可以成為您在挑選備份工具的選擇之一。
關於rsync
rsync採用GPL授權,是www.samba.org下的專案之一,目前由Wayne Davison維護。它原本是被發展來取代rcp的一個工具,採用所謂的「rsync演算法」,提供檔案在本地端或遠端電腦間快速同步的功能,而且只傳送異動的部份,而非整份都傳送。這提升了檔案同步的效率,進而達到快速同步遠端檔案的目的。
因為rsync具備了差異性快速遠端同步的特性,並可完整保存所有的檔案資訊、目錄結構、檔案權限等資訊,更支援了匿名同步功能及多種傳輸方式(rsh, ssh, socket),因此rsync常被採用做為備份(backup)或鏡象(mirror)的工具。
除此之外,rsync的安裝相當簡便,不需要特定權限即可安裝,且支援多種作業系統。這讓rsync更容易佈署至各種備份計劃之中。
佈署架構
rsync採用主從式架構,在應用上可分為PUSH及PULL兩種主要模式,以因應不同的環境因素而達到佈署的目的。
PULL模式
在同一網段的環境下,由備份主機向伺服器進行同步並將資料備份過來以完成備份工作。這種模式是最被普遍採用的佈署方式。
如上圖所示,由備份主機啟動備份工作,向被備份端要求備份。可將備份時的負載大部份由備份主機承受。當然,PULL模式也支援跨網段或遠端進行同步備份工作,如下圖:
PUSH 模式
PUSH模式的執行方式剛好和 PULL模式恰恰相反。如上圖所示,在同一網段的環境下,由伺服器主動發出同步要求並將資料同步至備份主機上以完成備份的工作。
在實務上,這種模式通常被採用於較特殊的環境下,例如:伺服器被佈署在防火牆內且無法由外部連入。因此,必須改由伺服器主動將資料送至備份主機上(如下圖)。
這並不表示PUSH模式只能用在特定情況下,只是在一般的情況下用PULL模式會比PUSH模式來得有效率且較不影響伺服器的執行效能。
實際操作
在認識了rsync的基本佈署概念後,我們不妨來實際演練一下,讓讀者有更深刻的體會。
本篇文章採用典型的PULL模式做為示範佈署架構。因此,我們需要在伺服器上安裝並設定rsync的daemon(server),而備份主機上則只需安裝及設定rsync的client即可。詳述如下:
  • 檔案傳輸伺服器(被備份對象)
  • 備份主機(執行備份者)
  • 作業系統均為GNU Debian/Linux 5
  • 在同一網路區段下(192.168.20/24)
安裝rsync
rsync的安裝方法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略有不同,但其使用方式卻無二致,故在此略過不同版本的安裝說明,請讀者自行參考所使用系統的套件管理方式來進行安裝。
由於Debian的套件管理系統相當的方便、易用,且會自動處理套件的相依性,因此只須執行下述指令即可完成rsync的安裝。
# apt-get install rsync
設定rsync
伺服器 
在安裝完成rsync後,請編輯/etc/rsyncd.conf並修改對應設定。基本上,需要注意的是自行定義的部份,請讀者參考下述設定內容並改成符合您需求的設定值。
# sample rsyncd.conf configuration file

# GLOBAL OPTIONS

#motd file=/etc/motd
#log file=/var/log/rsyncd
# for pid file, do not use /var/run/rsync.pid if
# you are going to run rsync out of the init.d script.
pid file=/var/run/rsyncd.pid
#syslog facility=daemon
#socket options=

# MODULE OPTIONS

[ftp]

comment = FTP archive
path = /home/ftp
use chroot = no
# max connections=2
lock file = /var/lock/rsyncd
# the default for read only is yes...
read only = yes
list = yes
# uid = nobody
# gid = nogroup
uid = root
gid = root
# exclude =
# exclude from =
# include =
# include from =
# auth users = backup
# secrets file = /etc/rsyncd.secrets
strict modes = yes
# hosts allow =
# hosts deny =
ignore errors = no
ignore nonreadable = yes
transfer logging = no
# log format = timeout = 600
refuse options = checksum dry-run
dont compress = *.gz *.tgz *.zip *.z *.rpm *.deb *.iso *.bz2 *.tbz

修改後,請存檔離開。

請注意!rsync預設為允許匿名登入進行同步。如果要取消匿名登入的話,讀者可以設定下述項目並指定使用者及其密碼。
auth users = backup
secrets file = /etc/rsyncd.secrets

並在/etc建立rsyncd.secrets檔案,其格式如下:
account:password
完成後,啟動rsyncd即可。
# /etc/init.d/rsyncd start
若有變更任何設定,也請重新啟動rsyncd。
# /etc/init.d/rsyncd restart

備份主機

備份主機上完成rsync安裝後,要做的動作就很簡單了!只需要在系統中加入cron job,指定時間執行備份指令即可。30 0,12 * * * rsync -avHS --delete user@192.168.20.2::ftp srv/storage 2>&1 >
/dev/null/ 相關參數如下:

-a:歸檔模式,相當於-rlptgoD(但不含-H, -A, -X)
-v:顯示執行記錄
-H:保留檔案的連結(hard link)
-S:採有效率方式處理較鬆散的檔案
-delete:從備份目的資料夾中刪除多餘或已不存在的檔案

詳細參數請參考rsync的man page或直接在網路上查詢即可獲得詳盡的說明,限於篇幅,本文不再贅述。
進階使用 
如果讀者所採用的伺服器具備sshd的服務,則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完成備份工作。

由於rsync本身支援rsh、ssh及socket等方式進行連線。因此,只要在伺服器上有提供ssh連線服務(通常是UNIX-like作業系統),便不需要安裝rsync daemon,直接透過ssh連線及現有使用者帳號(當然可以另外建立給備份專用的帳號更好)即可完成備份設定。

首先,在備份主機上產生一組認證金鑰,其目的在做為伺服器上使用者認證之用。

# cd /.ssh
# ssh-keygen -t rsa -b 2048


這樣會在使用者家目錄下的.ssh資料夾中產生一id rsa.pub的認證金鑰。然後,將該金鑰檔案傳送至伺服器上的使用者帳號目錄下的.ssh資料夾中,並更名為authorized keys2。請確認其存取權限為該使用者可讀、可寫,或者執行下述指令來設定檔案存取權限。

# chmod 600 /.ssh/authorized keys2

這樣就完成了使用者免密碼登入的特殊設定。然後,我們一樣再在備份主機上加入cron job,並加入下列命令:

30 0,12 * * * rsync -avHS --delete --rsh="ssh -l user" 192.168.20.2:home/ftp
/srv/storage 2>&1 > /dev/null/


如此便完成透過ssh連線進行同步備份的設定。這樣是否更為簡單、方便呢?

結語
rsync的兩種主要佈署模式孰優孰劣,並不能一概而論,主要是要看有沒有符合佈署的條件或需求而已。而這個輕巧、容易上手的開放源碼工具,雖然提供的佈署模式看起來很簡單,但只要稍加規劃、運用,其實就可以很輕鬆的做出二代、甚至是三代的本地備份或是異地備份的架構。(註:本文轉載自第137期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經取得同意轉載)

健忘_提醒園地: [ FreeBSD ] FreeNAS Rsync to Operate (Pull/Push)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 FreeBSD ] FreeNAS Rsync to Operate (Pull/Push)



rsync 是一套非常棒的 OpenSource 檔案備份同步軟體,因為 rsync 在備份資料時有方向性(Pull/Push),因此將此測試做個簡單的記錄以方便未來使用,過程是在兩台FreeNAS (Server/Client) 下操作,備份方式直接使用 SSH 連進 Client 端那台機器下 command 操作,FreeNAS 為 FreeBSD 所打包的嵌入式 NAS 系統因此基本操作都跟 FreeBSD 一樣。為何不用 FreeNAS WebGUI 上直接設定 rsync ?因為小弟在使用 FreeNAS 的 WebGUI 設定 rsync 時上遇到權限上的備份問題,且 WebGUI 對方向性(Pull/Push)的設定沒那麼彈性,因此我的用戶端才改為 command 操作,待測試 Ok 便可寫個 shell script 加入 crontab 就可用定時去同步備份。



環境:



B (192.168.1.1) Server 端

使用 WebGUI 開啟Port 873 的 rsync 服務,同時分享出名稱為 office 的備份目錄。

A (192.168.1.2) Client 端

用 SSH 直接連進機器使用 commnad line 操作。



操作方式:



A 機器上操作( 將 A 機器上要備份的 /mnt/office/main 目錄檔案送到 B 機器的 office 分享資料夾中)。



# rsync -avzrtopg --delete-after /mnt/office/main 192.168.1.1::office



A 機器上操作( 將 B 機器上分享的 office 檔案夾取回到 A 機器的 /mnt/office/main 分享資料夾中)。



# rsync -avzrtopg --delete-after 192.168.1.1::office /mnt/office/main/



下 command 的基本原則。



# rsync (參數) (Source來源端) (Destination目的端)



參數說明:



* -a, –archive archive mode,檔案模式。

* -v, –verbose increase verbosity,觀看過程。

* -z, –compress compress file data,壓縮資料。

* -P, – equivalent to –partial –progress,顯示程序進度%。

* -delete , –delete files that don't exist on the sending side (參數 -after 表示完成同步後再刪除),保持二台機器資料的一致性。



Ref.

http://www.samba.org/ftp/rsync/rsync.html
健忘_提醒園地: [ FreeBSD ] FreeNAS Rsync to Operate (Pull/Push):

'via Blog this'

rsync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sync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via Blog this'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Smart Cart 是SK Telecom正在中国试运行的室内定位+信息推送的应用_文字_Next_推他

Smart Cart 是SK Telecom正在中国试运行的室内定位+信息推送的应用_文字_Next_推他: "Smart Cart 是SK Telecom正在中国试运行的室内定位+信息推送的应用
#室内定位# Smart Cart 是SK Telecom正在中国试运行的室内定位+信息推送的应用。用户在超市里移动的时候,推车上的屏幕会针对用户所在的位置(误差小于1米)来推送商品信息和优惠券。SK Telecom表示会在不久的将整合更多的用户信息,尝试更个性化的信息推送。by @Daini"

'via Blog this'

SK電訊獲二項智慧型手機服務大獎 | SmartMobix

SK電訊獲二項智慧型手機服務大獎 | SmartMobix:

'via Blog this'